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衡量:建筑行业如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1-09-08 17:55:04 共阅读:246次
(1)从需求端分析,实现碳达峰要在满足建筑用能合理增长的前提下,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采取可持续的、绿色的技术方案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用能合理增长的需求。如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在冬季的采暖、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达到健康要求等。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老旧小区的改造、农村清洁用能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使老百姓在受益的同时把能耗降到最低。
(2)从供给端分析,建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以基于当期相对能耗为导向的建筑节能体系向基于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建筑的施工、运行与维护,到建筑的报废、拆除、建筑垃圾的回收回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控制为导向转变,从而构建起区域、住区、单体建筑三个层面,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与低碳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技术不断更新,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比如,可以在施工中增加高强度的混凝土的使用比例,一方面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功能性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建筑材料的技术进步,就无法实现建筑绿色和低碳的发展。
我国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既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国有必要采取新的行动,而“十四五”的新开局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从供给端分析,建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以基于当期相对能耗为导向的建筑节能体系向基于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建筑的施工、运行与维护,到建筑的报废、拆除、建筑垃圾的回收回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控制为导向转变,从而构建起区域、住区、单体建筑三个层面,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与低碳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技术不断更新,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比如,可以在施工中增加高强度的混凝土的使用比例,一方面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功能性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建筑材料的技术进步,就无法实现建筑绿色和低碳的发展。
我国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既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国有必要采取新的行动,而“十四五”的新开局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上一篇:
水泥发泡保温板都有哪些独特的性能
下一篇:模块化装配式住宅体系之墙板模块
版权所有:重庆天合首创建材有限公司 备案号:渝ICP备20171130-1号 技术支持:重庆智搜科技